我们是大学生,我们是这样一群人,一群希望日后高薪厚职,渴望出人头地,却一直活在象牙塔里面的人。学校为了让我们对社会更了解,鼓励我们参加各类社会活动、志愿活动、组织社团。而这些,真的能让我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吗?真的能提高我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?真的能让我们意识到生活是什么?能让我们从父母和学校构建的安乐窝里面出来?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在学校附近摆了一次地摊,而这一“走鬼”经历,让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了不一样的理解。
用我表哥的话说,我是一个纯纯粹粹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。自小没经历过什么大事,家里的大人都照顾好我了。之前他这么说我,我是完全不认同的,心里会很肤浅地想,我才不是什么温室的花朵,我一直都在社团干活,搬搬抬抬都会做,压力很大的……。而这一次摆摊以后,我才明白,过去那些所谓的辛苦根本就不算什么。我也明白了,什么叫做“经历过你才会明白。”
从拿货开始,摆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在我们女生眼中,拿货就是逛街,那多好呢!可以看到不同的货物,那么多漂亮的东西,多好!可是,拿货并不是逛街,逛街时,累了我们可以到餐厅或公园坐下休息,也可以一条街走到底不走回头路,然而,拿货需要比价,讲价,可能同一条街得来回走好几趟,也未必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货物。
而后,就是摆摊。在摆摊过程中,有一天晚上,城管来了五次。我们把货物来回搬动了五次。我亲眼看着街上的摊贩一下子卷起铺盖,走到一边,道路瞬间清空了。随后,一个收拾得慢的,城管车就在他身旁停下来了,等待他的收拾。而这个小贩将面临什么?是罚款?还是没收货物?我无法得知。只是我知道,在这里摆地摊的小贩,一定是生计所迫才会在刮风、下雨的时候,仍然坚守在这城市的一隅。
过去我对摊贩可以说是没有感情的,艰难?不幸?似乎与我关系并不大。那时候我觉得,他们一定都赚很多,毕竟他们不需要交租,卖了就是赚了。可是,现在我改变想法了,小摊小贩赚的其实也不多,很多时候就是几毛一元,有时会更无奈地,一个晚上两夫妻什么都没卖出去。现在看到他们,我会希望他们的货物都能快点卖完,那样就可以早点回家。在摆摊时候,偶尔会和卖豆花的有的没的说几句,也会收到来自其他小贩的善意的微笑。看到他们的笑容是很温暖的。
摆摊以后,对钱的看法不一样了。以前钱是父母的,自己不会觉得花着特别心疼,可是这一次钱都是自己赚回来的,每次想起自己夜晚在风雨中的身影,自己收到一块两块的兴奋,就会觉得这钱来之不易,花钱就不再那么大手大脚了。
而现在,偶尔看到影片里面生活悲惨的角色,或者回家路上看到路旁的摊贩,都会在心底里感叹,生活,真的没那么容易。
每个人都总要经历一些事情,才可以成长。我们一直都说,自己长大了,可是那究竟是年龄的增长,还是心灵的成熟?我想,只有当我们开始对弱势有怜悯,对世界有爱,对自己及他人的生活有思考,对金钱有更真确的认识,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,我们才开始真正地长大。